站在莱安中心32层的落地窗前,苏漫望着脚下车水马龙的南三环路,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她手中的咖啡杯上,折射出一道细碎的金边。这是她第一次踏入莱安中心的办公室样板间——一间被设计师称为“未来办公实验室”的空间。270度的全景视野、可自由组合的办公隔断、智能温控系统,以及角落里那台能现磨咖啡的AI机器人,都让她恍惚觉得,自己不是在考察办公室,而是走进了一部科幻电影。
“苏小姐,这里的每一间办公室都支持‘拎包入驻’模式,您只需要带着团队和电脑来。”身后的招商经理周扬递给她一份资料,声音里带着职业化的热情,“我们的租户中,有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,也有像您这样的小型设计工作室。您看,这个角落的共享会议室,上周刚被一家动画公司包场,用来做新项目的头脑风暴……”
苏漫低头翻看资料,指尖划过那些充满设计感的实景照片。她想起自己过去三年挤在老旧写字楼里的日子:昏暗的走廊、动不动就罢工的空调,还有隔壁公司永远在敲打的装修声。而现在,眼前这片通透的空间里,连空气都仿佛带着薄荷味的清新。
第二章:招租启示录
莱安中心的招租广告在朋友圈刷屏时,陈宇刚结束和合伙人的争吵。他们的跨境电商公司急需扩张,可CBD核心区的租金让他望而却步。“去莱安中心看看。”财务总监把手机推到他面前,“他们推出‘阶梯式租金’,前半年按使用面积70%收费,还送三个月物业费。”
第二天,陈宇带着团队走进A座18层的样板区。市场部的小姑娘们瞬间被开放式茶水间吸引,北欧风的吧台上摆着胶囊咖啡机和当季水果,落地书架上塞满行业期刊;技术部主管则蹲在智能会议室的电子屏前,对着实时翻译功能啧啧称奇。“这里每层都预留了光纤接口,您公司需要的独立服务器机房,我们可以协调安排在B2层。”招商专员的话让陈宇心跳加速——他曾在三个写字楼碰壁,对方都说“搞技术设备的公司太麻烦”。
当晚,陈宇在朋友圈晒出签约合同。照片背景里,莱安中心的玻璃穹顶在夜色中流转着幽蓝的光,配文写着:“找办公室就像谈恋爱,终于遇到对的人。”
第三章:办公室生态圈
梅雨季的西安闷热难耐,但莱安中心25层的“云端花园”却凉风习习。林小夏抱着笔记本缩进藤编吊篮,耳机里传来客户修改方案的要求,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节奏却逐渐放缓——斜对角坐着穿灰西装的男人,正在给团队演示投屏方案,他的袖扣在阳光下偶尔闪动,像暗夜里的萤火虫。
这是她入驻莱安中心的第三个月。作为自由插画师,林小夏原本只想租个最小规格的独立办公室,却被招商部推荐的“创意公社”吸引:二十平米的套间被分割成工作区、会客区和迷你画室,推开玻璃门就是共享露台。更让她惊喜的是楼上那家影视公司,某天总监偶然看到她的速写本,居然邀请她参与网剧分镜设计。
“这就是我们提倡的‘办公社区化’。”某次业主交流会上,招商总监指着全息投影的楼宇模型解说,“A座主打科技企业,B座聚集文化创意公司,空中连廊的共享空间就是你们的跨界孵化器。”当晚,林小夏在露台酒会上认识了做VR技术的创业团队,他们正为虚拟美术馆项目寻找手绘师。
第四章:星辰大海处相逢
平安夜那晚,莱安中心的大堂竖起十米高的圣诞树。苏漫带着团队布置完客户的年度提案,突然收到周扬的信息:“速来B1层中庭!”电梯门打开的瞬间,她看见三个月前空荡荡的招商中心变成了沉浸式展厅,全息投影在空中拼出“莱安创新实验室”的字样。
“这是我们为入驻企业准备的跨年礼物。”周扬递给她一杯热红酒,身后的环形屏幕上,正轮播着各家公司的年度成果:陈宇的团队刚拿下东南亚市场订单;林小夏参与的分镜设计登上热搜;就连那家总在深夜亮灯的AI机器人公司,也在角落展位播放着产品测试视频。
苏漫走到自己公司的展板前,那张被她反复修改的办公室设计图,此刻正以3D模型的形式悬浮在空中。当指尖触碰虚拟模型的瞬间,整座莱安中心的灯光突然暗下,穹顶的星空投影缓缓流转,仿佛把银河搬进了写字楼。
“听说下个月要入驻一家天文馆运营团队。”周扬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,“他们说想在顶楼装天文望远镜。”苏漫仰头望着人造星空,忽然想起签约那天的阳光。这座城市里,原来真的有办公室能装得下星辰大海。
电话: 173-9289-25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