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安中心的 “高效” 体现在对办公全流程的精准优化,从通勤到协作,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减少 “无效消耗”,让企业聚焦核心业务。
交通与空间的 “零浪费”
选址于朱雀大街与南二环交汇处,地铁
2 号线、5 号线双地铁覆盖(距小寨站、南稍门站均约 800 米),周边南二环、朱雀大街等主干道贯通,员工通勤平均耗时比传统远郊写字楼缩短
20%;地下 4 层智能停车场配备 “车牌识别 + 空位导航” 系统,3 分钟内即可完成停车,解决商务人士 “找车位难” 的痛点。
办公楼层采用
“8.4 米柱距 + 3.8 米层高” 的阔绰设计,无柱化空间可灵活分割(从 50㎡独立办公室到
1000㎡整层定制),适配初创团队到中型企业的不同需求。某金融公司负责人提到:“开放式办公区让团队沟通效率提升
30%,而独立会议室的隔音设计又保障了私密洽谈,空间利用率做到了‘按需分配’。”
智能系统的 “隐形加速”
整栋楼宇搭载
“物联网办公平台”:人脸识别门禁替代传统工牌,刷脸即可通行所有授权区域;智能电梯通过 “目的地预约” 系统(提前在 APP
选楼层),高峰期等待时间控制在 40 秒内,比普通写字楼快 1 倍;会议室支持 “线上预约 +
设备自动调试”(灯光、投影、视频会议系统一键启动),避免 “开会前调试设备半小时” 的尴尬。
甚至连办公细节都被数字化:空调可按楼层、区域精准调控(加班团队可单独开启),能耗降低 15%;企业可通过后台实时查看空间使用率(如会议室空置率、工位占用率),动态优化资源配置。
莱安中心的 “温度” 并非刻意堆砌的 “服务噱头”,而是渗透在办公场景的每一处细节,让员工在高效工作的同时,感受到 “被尊重” 与 “被关怀”,从而提升归属感与创造力。
自然与办公的 “无界融合”
中心打破
“封闭写字楼” 的刻板印象,在楼宇间隙打造了约 2000㎡的
“空中花园”,种植乔木、灌木与四季花卉,设置休憩长椅与遮阳伞。员工午休时可下楼散步、晒太阳,或在花园咖啡座处理轻量工作,自然环境的 “疗愈感”
有效缓解高压工作带来的疲惫。某互联网公司员工说:“每天下午在花园坐 10 分钟,思路会清晰很多,比闷在办公室效率高。”
室内公共区域也充满 “自然元素”:大堂采用挑高设计,大面积落地窗引入自然光,墙面装饰以本地艺术家创作的 “秦岭植物” 主题壁画,电梯间摆放小型绿植景观,让办公空间少了 “冰冷感”,多了 “生命力”。
从 “办公” 到 “生活” 的 “全周期关怀”
莱安中心将 “办公场景” 延伸至 “生活需求”,让员工无需奔波即可解决日常琐事:
餐饮配套:负一层至二层引入多元化餐饮(轻食简餐、商务宴请、网红咖啡),既有满足快速午餐的 “20 分钟出餐区”,也有适合团队聚餐的主题餐厅,甚至提供 “加班餐预约配送” 服务;
生活服务:配备 24 小时便利店、药店、干洗店,与周边健身房、瑜伽馆达成合作(入驻企业员工享专属折扣),解决 “没时间健身、没时间干家务” 的痛点;
人文活动:定期举办 “楼宇社群活动”,如 “周三下午茶交流会”(跨公司员工分享行业经验)、“亲子开放日”(带孩子参观父母工作环境)、“节日主题市集”(端午包粽子、中秋做月饼),打破 “格子间里的陌生人” 状态,让办公空间成为有温度的 “社群载体”。
莱安中心的办公氛围,本质是 “效率优先” 与 “人文关怀” 的平衡艺术:
对企业而言,智能系统与灵活空间降低了运营成本(如能耗、空间浪费),提升了团队协作效率;
对员工而言,自然环境与生活配套减少了 “工作之外的焦虑”,让他们能更专注、更愉悦地投入工作。
电话: 173-9289-2504